福柚医疗代怀官网

专业的网站,值得信任!
女孩只能织毛衣?男孩只能造火箭?不!请让每个孩子选择心中所爱
来源:http://www.xdfwl.com  日期:2023-02-21

女孩只能织毛衣?男孩只能造火箭?不!请让每个孩子选择心中所爱

近日,微博上一条新闻引起了热议。据《成都商报》报道:成都某小学校长亲自开课教女生“打毛线”“织毛衣”,男生则上“做飞机”“造火箭”“装汽车”的课程。

新闻一出,微博炸开了锅:凭什么女生只能织毛衣,男生就可以造火箭、装汽车?还有的网友晒出了中国火箭运载技术研究院七位三八红旗手在线表示不服:凭什么?

女孩只能织毛衣?男孩只能造火箭?不!请让每个孩子选择心中所爱

看到这条新闻,不由得让人联想起两年前北大教授温儒敏在北大创意写作大赛启动会上的发言,温先生认为这几年的语文高考命题取材面扩大,且往理性靠拢,对于死读书却阅读面窄的女同学可能不利。

后来温先生又澄清:男生一般兴趣面广,可能阅读面会广一些,而女生比较专注和细心,许多都喜欢读点小清新、小励志,那就不够了。表明他并不是性别歧视。

这段澄清的话再次引起热议:凭什么认为女生就不如男性兴趣面广,何以见得女生就是“死读书阅读面窄”呢?这不是歧视是什么呢?倒是越描越黑了。

女孩只能织毛衣?男孩只能造火箭?不!请让每个孩子选择心中所爱

从这两个微博热议里,我们不难看出,从小学校长(本身也是女性)到大学教授,似乎都认定了一件事儿:女生(应该)都是这样的,男生(应该)都是那样的。我们不禁要问一句:这个“认定”从哪里来的?又将把我们带向何方?

这个问题,不能不引起身为父母者的重视和思考:我们的女孩子是不是就只能温婉宁静,打打毛衣做做饭,读点小清新的文章就够了?我们的男孩子都要豪气勃发地去造火箭装汽车做飞机?性别刻板,甚至是性别偏见,我们真的要从小培养吗?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喜好、天赋和梦想,这些必定是个性化的,作为父母,我们要看到孩子内心真实的需求,了解每个孩子的特质,尊重他们的天性,陪伴他们勇敢地追求梦想,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而不是用男孩或者女孩的标准来局限他们无限宽广的未来。

一、看到孩子内心真实的需求

“儿童性别教育开创性力作”——绘本《威廉的洋娃娃》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威廉想要一个洋娃娃——可以抱抱,可以喂,可以玩躲猫猫,可以说晚安的洋娃娃;有着卷卷的头发、长长的睫毛、穿着白长袍、带着帽子,闭眼睛时会发出“喀”的一声响的洋娃娃。

他的哥哥说:“别犯傻!”隔壁的男孩嘲笑他:“丫头气,丫头气!”爸爸呢,给他买火车、篮球。可是,这些都不是威廉想要的。

有一天,奶奶出现了,她听懂了威廉的话,给威廉买了一个洋娃娃。

爸爸很不高兴。他对威廉的奶奶说:“他是一个男孩啊!他有一个篮球,一辆电动火车,还有一个工作台,可以用来造东西。为什么他还需要一个洋娃娃?”

威廉的奶奶笑了,说:“因为他需要它,摇晃它,带它去公园。这样,当他像你一样,成为爸爸的时候,就会知道怎么照顾他的孩子——喂养他,疼爱他,送给他他真正想要的东西,比如一个洋娃娃。这样他就可以练习做一个好爸爸。”

绘本的作者佐罗托坚定地相信:男孩子和女孩子不应该被按照性别生硬地进行类型化划分,任何一个孩子,都应该得到来自父母双方的积极关怀和情感支持,这样才能得以健康成长。

什么是积极关怀和情感支持呢?观察孩子的个性,了解孩子的喜好,满足他们独特的需要,才是孩子的成长中最需要的助力。过于强调性别的刻板印象,反而会忽略孩子内心真正的声音。

女孩只能织毛衣?男孩只能造火箭?不!请让每个孩子选择心中所爱

这本书也很好地解答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当我们的男孩小时候不允许喜欢洋娃娃,不鼓励做家务,不培养温柔细致的性格,等到他们长大了,突然做了丈夫做了爸爸,如何能够从“造火箭、做飞机”的角色上转换到家庭里呢?这不正是丧偶式育儿的肇因吗?

二、认识每个孩子的特质

著名华裔服装设计师吴季刚(JasonWu)正是这样一个喜欢芭比娃娃的男生。吴季刚从小喜欢收集娃娃,喜欢给娃娃做衣服,为了这事,他没少被小伙伴嘲笑。

妈妈曾经也不理解他,还特地去请教了心理医生,医生表示这很正常,让她不要担心。妈妈慢慢发现,原来吴季刚是在借给娃娃做衣服表达创意和美,他立志要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妈妈转而成为他的支持者。

妈妈帮他买时尚杂志、缝纫机,还重金聘请服装设计师教他画设计图、分辨布料和最新的缝针技术。16岁,吴季刚在玩具公司Mattel举办的芭比设计大赛中获得了大奖。

2007年,吴季刚成立了个人品牌,并成功打入纽约时装周。2010年1月20日晚,在奥巴马总统就职仪式当晚舞会上,奥巴马夫人穿上了吴季刚设计的礼服,26岁的吴季刚一夜成名。​

女孩只能织毛衣?男孩只能造火箭?不!请让每个孩子选择心中所爱

其实,在吴季刚成长的路上,妈妈也曾遭遇别人的质疑:“怎么小男生学这些东西你一点也不生气,还在帮他?”为了避免被他人干扰,妈妈花了大价钱,重新装潢了地下室,他可以在那里开心地学习和工作,做自己喜欢的事。

试想,如果吴季刚的妈妈不让他玩娃娃,不让他做衣服,而是走一条男生“应该”走的路,我们,可能会痛失一位才华横溢的服装设计师,以及他所创造的美的世界。

在谈到吴季刚的成长之路时,他的妈妈陈美云说:我真心觉得,做父母的应该改变传统思维,尊重孩子的天分,让他们有足够的自主空间,往自己有兴趣的领域发展。

这也是我们每个父母都应该告诉自己的话:认识每个孩子的特质,帮助我们的孩子成为他们想成为的人。

三、不要被性别拘束,鼓励孩子勇敢做自己

很多人,特别是女生,小时候大概都听过这样的说法:别看女孩子小时候学习好,上了中学,有了数理化,可就不行了。那么,女生真的就注定与高精尖的科学领域无缘吗?对此,“当今最受瞩目的女科学家”颜宁给出了响亮的回答。

颜宁被誉为清华大学和普林斯顿的学术女神,30岁成为清华最年轻博导,37岁率领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攻克困扰结构生物学界半世纪的科学难题,42岁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这是让诸多男教授、男科学家都无法望其项背的成就。

颜宁认为,科学的世界对性别是没有偏向性的。在一次公开活动中,当主持人介绍颜宁为“女科学家”时,她表示不认同:“其实我对‘女科学家’这个说法,是拒绝的。为什么女科学家前面一定要加个‘女’字呢?”

颜宁说:“大家想一想,中国科学类的第一个诺贝尔奖谁获得的?屠奶奶(屠呦呦),对吧?你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在美国科学院的华裔院士中,女性的比例是要高于男性的。”

颜宁希望每个女孩子要勇敢,要遵从内心,认真去想一想到底想要什么,好好地分析自己一下,了解自己,勇敢地做自己。

女孩只能织毛衣?男孩只能造火箭?不!请让每个孩子选择心中所爱

其实,这也是我们每个父母要告诉自己的孩子的话:千万不要被性别拘束,多了解自己,勇敢地追求梦想,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前两天,《中国妇女报》微博贴出了一个九宫格,分别是活跃在政界、动车组、坦克排、医学界、陆战军等行业的风采女性,实力证明,性别不重要,能力最重要。

女孩只能织毛衣?男孩只能造火箭?不!请让每个孩子选择心中所爱

每一位努力追求梦想的人都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可以跟随内心,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实际上,过于刻板地强调男孩或者女孩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不仅会降低女孩的成就动机,也会给男孩带来更强烈的评价焦虑,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埋下隐患。

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可能。作为父母,我们要努力打破内心对性别的固有成见,不用单一的男性或者女性的标准去评判孩子的行为和理想。我们要努力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更宽广、更多元、更包容的世界,帮助每一个孩子去思考我是谁,我要成为怎样的自己,而不是成为怎样的男人或者怎样的女人。

女孩只能织毛衣?男孩只能造火箭?不!请让每个孩子选择心中所爱

参考资料

标签:

Copyright © 2022-2030 网站地图 sitemap.xml tag列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